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 » 燕园风物

【永远的校园】文、史、哲“搬家”了?!

2014-03-12

2013年8月,北大中文、历史、哲学三系从静园迁入位于燕园东北角朗润园的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学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稳重的院落式布局结合自由舒展的庭院空间,与周边建筑与景观自然契合。学苑飞檐相错,庭院相借,曲径通幽,曲水环绕,可以预见这里也会成为北大校园内又一处优美而富人文气息的景观。

此次迁系,大大改善了三系的教学和办公条件,老师们大多对此持欢迎态度;而三系从静园到朗润园,从之前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小院”,到现在共享一个“大院”,对于将自己的青春记忆放在了六院的同学们来说,这真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

6院的门

6院的门

院系搬家是校园变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谋求发展和保护传统,这两者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充满了张力,如何处理发展和传统,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关系,能够折射出一所学校,特别是像北大这样的百年老校的智慧和底蕴。

故地重游

六院均为品字形布局,建筑均为老式砖木结构,硬山顶的二层小楼,每院有灰顶红色小门楼一座,由石砌虎皮矮墙连成一体。院落为东西向,每院各有两座南北厢房,中间以正房相连。每座院落中寻窗而上布满墙面的爬山虎、院内高大茂密的乔木以及门前的紫藤花架,各种植物参差交错,为小院赋予了四季不息的生命。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后,北大中文系的办公地从栖居多年的红楼迁到原燕京大学旧址燕园的文史楼,“文革”爆发后又先后搬到静园二院、南门附近的学生宿舍32楼,1978年秋天才搬到静园五院并持续至今。所以,“五院”几乎成了北大中文系的代称。中文系现已搬迁至人文学苑6号楼。

静园中文系

静园中文系

金沙8888js官方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初名“哲学门”,1914年起正式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开端,迄今已培养近万名毕业生。北大的哲学系和门很有关系,成立时叫“金沙8888js官方文科哲学门”,又叫“中国哲学门”,是中国高等学校里成立最早的哲学系,到1919年始改“门”为“系”。哲学系原在静园四院办公,现迁至人文学苑2号楼。

历史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 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时,由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一部分骨干教师的汇入,历史学系的师资阵容进一步壮大。历史系原在静园二院,中文系旧址对面,如今迁至人文学苑5号楼。

人文学苑初体验

哲学系徐凤林老师

哲学系徐凤林老师

徐凤林(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东正教、俄罗斯哲学)

我非常喜欢我的办公室,方向朝南,上午的时候会有阳光射进来,给人一天的好心情。最喜欢的地方是身后用枝叶布置成的“绿色”窗帘,给人以清爽的感觉。另外学生找我也很方便了,直接到办公室就行,以前很少去静园的,因为那边环境太小,唯一的教研室地方也很窄。

哲学系聂锦芳老师

哲学系聂锦芳老师

聂锦芳(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党委副书记,金沙8888js官方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和哲学史的研究)

以前在四院的时候用9人一间的办公室,我经常过去,我在的时候其他老师就不能去了。办公环境要相对独立,才有利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老师们平时写一些东西不喜欢被打扰,但老师们平时也需要交流。所以搬到人文学苑不仅是每个老师都有了新的办公室,更有了相对独立的办公环境,老师们也时常来学校,可以随时交流,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中文系董秀芳老师

中文系董秀芳老师

董秀芳(中文系副教授,金沙8888js官方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词汇与句法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我这间办公室朝阴,但面积很大,还可以看到未名湖。面积够的话我就放了一张床,用于午休,本以为会经常用到,搬到这边来之后人清爽了不少,也没有困意了。桌子上的茶水我平时也不喝的,学生来了会请他们喝一些。这里一切都不错,只是距离学校的生活区远了一些。不过也有利于锻炼身体。平时办公时间长了我也经常到未名湖边上散散步。

历史系何晋老师

历史系何晋老师

何晋(历史系副教授,属历史文献与数字信息教研室,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文献学、先秦史、经学史)

院系搬迁真是一件大好事,这是大家多年期盼的,我觉得应该很少有老师会反对的。但这个楼的设计还是有一点瑕疵的,比如我这间办公室,虽然采光很好,但和地下室相通,凭空室内多出来了一块没有办法利用,但没关系,我在上面放上了书,也正好可以利用。很多老师说距离生活区比较远,我看这是一件好事,不少老师都把自行车搬来了,平时在学校的时候骑车行动,可以锻炼身体。

 

历史系王元周老师

历史系王元周老师

王元周(历史系副教授,属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社会经济史,主旨是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演变的动因)

文史哲三系可以搬到人文学苑,说明了学校对人文学科的重视。这边的条件相对于静园来说改善了太多,不仅有办公室,还有老师们健身活动的地方。这里更有一种恢弘的气度。

沉思往事立斜阳

程高超(哲学系,大四)

迁系是一件绝顶好事,我百分之一百的赞成。首先四院很小,人文学苑相对来说条件好了很多,设施齐全;其次虽说有点远,但可以克服,一来可以骑车,从宿舍到两个地方(六院和人文学苑)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二来没有车的同学可以锻炼身体,沿途刚好经过未名湖——北大最美的地方,也有利于思考问题。我在保研那段时间经常去哲学系教务,也没有觉得很麻烦。最后,我觉得从静园迁到人文学苑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东西被完全抹杀,四院也可以被利用起来做更多的事情,那样不至于荒废才有意义。

柳舟(哲学系,大二)

静园很有历史感,在那里待了一年多也有感情了,特别是进校时候的一二?九和新生晚会,把我们的心都凝聚在了静园。我比较关心的还是学科建设方面,本以为会有更多的交流,但现在看起来,至少在学生层面还是很少的,也没感觉系里的活动有所增加,可能硬件设施对于学科建设不是最重要的吧,真正实在的,是大家从内心来说愿意沟通交流。

林悠然(中文系,大三)

我还算经常去院系找老师的,大概每周一次。对于搬到人文学苑,我从内心来讲不接受这件事,归根到底对静园有很深厚的感情。记得我们刚上大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中文系在五院,经历了诸如一二九等集体活动后,大家都会说自己是“五院的孩子”,另外我们的院刊也叫《五院》,“五院”成为了我们归属感的代名词。现在听说是搬到了六号楼,这习惯改起来好难,难道说我们是“六号楼的孩子”,听起来怪怪的。我们现在在新地方也要上课了,唯一方便的就是距离第一体育馆比较近,下了课之后可以直接去打卡(学生课外锻炼需要到一体登记记录,这个过程便称为“打卡”)。

谭燕琴(中文系,大四)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人文学科也和国际接轨了。因为每个老师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办公时间(office hour),用来接待学生,这和美国的做法是一致的。不好的地方是万一有老师放鸽子,这么远的路程就白跑了。另外我听说以前教务都没有地方放学生们的试卷的,现在有了专门的文档室,学生们的资料什么的可以保存的久一些。我有一个建议,把文、史、哲三系的图书馆合并在一起,放在静园,这样借书很方便,文史不分家嘛,专业方面的书中心馆(指北大图书馆)不是很多,很多我们需要看的书都放在了哲学或者历史系,感觉不太好。如果够通过合并图书馆来把静园利用起来的话还是很不错的。

曹茜茜(历史系,研一)

我在院系做助理,每周到人文学苑两次。研究生的活动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比较多,以前组织活动的时候需要专门借教室或者在泊星地、康西等地,现在可以利用办公楼的小教室了,我们的读书会也在那里开展。研究生找老师相对较多,以前都是等这个老师有课的时候利用课间去找,一群人在门口围追拦截,现在确定一个时间就可以去找导师了。人文学苑和光华、经院并排,也能显示出自己的学科气势。

何雨殷(中文系,研三)

为迁系我特地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大学第二辆自行车。搬去那边后就不得不买了,走过去走回来1个小时,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以前我去系里办事情,就当散散步,离静园也近,现在去要先确认老师在不在办公室,才可以过去。另外感觉办事更加紧张了,这与我们系的风格有关,很多通知都没有统一的通知,都靠大家口口相传,所以知道通知以后办事的时间总是很紧张。去一趟人文学苑也挺不容易的。

人文学苑

人文学苑

总体上说,迁系使老师们的办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配套设施相对充足了许多,办公室的布置风格也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想法,老师们大多持欢迎的态度。对于同学们而言,由于之前的记忆多留存在静园,再加上本人不是院系的教职工,很难有办公环境变化的直观体会,意见更多的集中在院系地点变得较远、可以更加方便地找老师讨论学术等方面,学术上的交流还有待日后的发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