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河奔涌,九曲连环,滋养了肥沃的华夏大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2022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建议各相关部门、省区积极构建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协同治理法律体系,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鄂晓梅在提案中说,2022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国家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文化遗产地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教育基地、水工程等资源,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说明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具有统筹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
鄂晓梅建议相关部门以黄河保护法相关规定为依据,关注正在制定的国家公园法的内容与进程,研究制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办法或条例,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公众服务、监督执法及相关活动作出具体规定。黄河沿线各省(区)负责系统梳理、总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法律问题,为国家立法提供实践素材与地方经验,确保各层级和各区域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系统协同,早日建立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及弘扬协同治理法律体系。
同时建议充分发挥区域协同立法的重要作用,协调黄河沿线九省(区)及相关部门共同搭建协同立法平台,充分协调不同地域、部门、行业等各方的目标与诉求,共同协商确定立法目标、立法内容等问题,共同完成相关法案的起草和前期调研、论证、修改各项工作,最后分别出台地方条例、办法等,充分发挥立法在黄河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和运行中的引领、推动、规范及保障作用,以高质量的立法回应黄河文化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